“移动云”是中国移动基于自研的先进技术打造的安全智慧云品牌,充分发挥“央企保障、安全智慧、算网一体、属地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和专业服务,上线自研产品超230款,属地机构覆盖全国31省,提供7*24小时服务。
1. 移动云是什么类型的服务器?
移动云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技术构建的综合性云服务平台,其技术架构融合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及边缘计算能力,形成分布式云服务体系。从服务器类型来看,移动云提供三种核心计算资源:
云主机(ECS):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弹性计算服务,支持按需配置CPU、内存、存储及网络资源,适用于Web应用、开发测试等场景。
裸金属服务器(BMS):提供物理隔离的专属计算资源,性能与传统物理机无异,满足金融、政务等对安全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
专属宿主机(DDH):用户独占物理服务器资源,支持自定义vCPU与内存分配,适用于需要深度资源隔离的企业核心系统。
移动云的服务模式已从传统IaaS/PaaS/SaaS升级为AI驱动的“云智算”架构,新增AI IaaS(算网一体化基础设施)、AI PaaS(AI开发平台)、MaaS(模型即服务)及AI SaaS(行业智能化应用),形成覆盖算力、模型、应用的全栈AI服务能力。
2. 移动云有哪些核心产品?
移动云的产品矩阵涵盖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行业解决方案七大领域,核心产品包括:
计算类:
云主机(ECS):提供通用型、内存优化型、计算优化型等多种规格,支持按秒计费与包年包月模式。
裸金属服务器(BMS):配备高性能CPU(如Intel Xeon Platinum)与NVMe SSD,满足HPC、大数据分析等场景需求。
专属宿主机(DDH):提供物理隔离环境,支持合规要求严格的业务部署。
存储类:
对象存储(OSS):支持标准存储、低频存储、归档存储三级存储类型,通过生命周期管理自动转换存储类别,降低存储成本。
云硬盘(EVS):提供高可靠、低延迟的块存储服务,支持SSD与HDD两种介质。
网络类:
弹性公网IP(EIP):支持动态绑定云资源,提供按带宽或流量计费模式。
负载均衡(SLB):分发流量至多台云服务器,提升应用可用性与扩展性。
数据库类:
云数据库(RDS):支持MySQL、PostgreSQL、SQL Server等引擎,提供主从复制、备份恢复等功能。
分布式数据库(DDB):适用于海量数据存储与高并发访问场景。
大数据与AI类:
大数据平台:集成Hadoop、Spark等组件,提供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全流程服务。
AI平台:基于自研“九天”大模型,提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及预训练模型,支持AI应用开发部署。
行业解决方案:
政务云:满足等保四级认证要求,提供政务数据共享、视频云等服务。
医疗云:支持医疗影像存储、远程诊疗等场景,符合HIPAA等医疗合规标准。
教育云:提供在线教育平台、校园云桌面等解决方案。
3. 移动云1年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移动云的定价采用“基础资源费+增值服务费”模式,费用因产品类型、配置、使用时长及地域而异。以下为部分产品的参考价格(以北京地域为例):
云主机(ECS):
通用型(2核4G内存,50G系统盘):包年包月约1650元/年,按需付费约0.6元/小时。
高性能型(4核16G内存,100G系统盘):包年包月约800元/月,按需付费约3.2元/小时。
对象存储(OSS):
标准存储:0.12元/GB/月(首年可能享受折扣)。
低频存储:0.076元/GB/月(30天最少存储时间)。
归档存储:0.033元/GB/月(90天最少存储时间)。
云数据库(RDS):
MySQL基础版(2核4G内存,50G存储):约2000元/年。
高可用版(双机热备):费用增加约50%。
CDN加速:
国内流量:0.2元/GB(阶梯定价,用量越大单价越低)。
AI服务:
DeepSeek模型推理:按调用次数计费,约0.01元/千次请求。
总费用估算:
基础套餐(ECS+OSS+RDS):约5000-8000元/年。
中等配置(含CDN、大数据组件):约1.5万-3万元/年。
高性能需求(裸金属+AI平台):可能超过10万元/年。
优惠策略:
长期合约:选择3年期套餐可享受折扣,日均成本低至1.5元。
企业采购:批量购买可享阶梯折扣,用量越大单价越低。
行业解决方案:部分政企项目可申请专项补贴。
4. 使用移动云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1 合规性与安全性
数据主权:涉及跨境数据传输时,需确认数据中心是否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避免违规出境。
等保认证:政务、金融等行业需选择通过等保三级或四级认证的云服务,移动云部分区域已支持等保测评服务。
加密传输:启用HTTPS、SSL/TLS协议,敏感数据需加密存储(如使用KMS密钥管理服务)。
4.2 资源规划与成本控制
弹性伸缩:通过自动伸缩组(AS)根据负载动态调整ECS实例数量,避免资源闲置。
存储分层:将热数据存放在标准存储,冷数据迁移至低频或归档存储,降低成本。
预留实例:长期稳定业务可购买“预留实例券”,相比按需付费节省30%-50%费用。
4.3 高可用与灾备设计
多可用区部署:在移动云的不同可用区(AZ)部署应用,实现机房级故障隔离。
备份策略:定期对ECS系统盘、数据库进行快照备份,RDS支持自动备份保留7-365天。
混合云容灾:通过移动云专线连接本地数据中心,实现应用级双活或主备切换。
4.4 网络与访问控制
VPC隔离:创建虚拟私有云(VPC),通过子网、安全组、网络ACL实现细粒度网络隔离。
IP白名单:限制RDS、OSS等服务的访问IP范围,防止未授权访问。
DDoS防护:移动云提供基础防护(如5Gbps清洗能力),高防需求可叠加“云盾”服务。
4.5 运维与监控
日志审计:通过云审计服务(CTS)记录所有API调用日志,满足合规审计需求。
性能监控:利用云监控(CES)实时查看CPU、内存、磁盘I/O等指标,设置阈值告警。
自动化运维:结合Ansible、Terraform等工具实现资源批量管理,减少人工操作风险。
4.6 AI服务专项注意事项
模型适配:使用DeepSeek等模型时,需确认输入格式(如JSON/文本)及输出结果解析方式。
资源调度:AI训练任务需申请专属GPU资源,避免与常规业务争抢计算资源。
成本监控:AI服务按调用次数或计算量计费,需设置预算阈值防止超支。
5. 总结与建议
移动云依托中国移动的网络资源(如骨干网带宽、边缘节点)与政企合作经验,在合规性、混合云架构及AI服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合对数据安全、行业定制化需求较高的企业用户。在选择时,需重点关注:
业务负载匹配: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如计算型ECS+高IO数据库)。
成本优化策略:利用预留实例、存储分层、长期合约降低TCO(总拥有成本)。
灾备设计:通过多可用区、混合云架构保障业务连续性。
安全合规:结合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保认证满足监管要求。
技术演进:关注移动云在AI、算力网络等领域的技术更新,适时升级架构。
建议首次使用前通过移动云官网申请免费试用(部分产品提供1-3个月体验期),或联系客户经理获取定制化方案及优惠报价。
本文链接:https://www.ipdldh.com/post/182.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s://www.ipdldh.com/
- 喜欢(10)
- 不喜欢(2)